关于华雄的出生时间不详,而去世时间就是公元191年。此人在董卓帐下担任都督一职,是一名猛将,但是在各路诸侯联合攻打董卓的时候,孙坚还只不是长沙太守,但他骁勇善战,成为第一个大破董卓军的人,而华雄就在此次战役中被斩杀。而到了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之中,就对这段情节有所改变,改成被关羽所杀。
关于华雄的名字后人也有所争议,在《三国志》中,他的名字写成华雄,而在《广韵》里的记载,认为应该是都尉叶雄。针对这个名字,也有很多对此附和,赵幼文在《通志》中曾记载过,他是支持这种说法,而在《资治通鉴音注》中也写出“都尉叶雄”。而到了现在,教授吴金华有了自己的看法,他觉得是因为深受元朝以来小说的影响,才会在宋朝以后,把“叶雄”都改叫成“华雄”。因此,我们现在称他为华雄的话,这都是错误的叫法,是脱离于历史人物,虚造出来的一个人名。
而华雄为什么会被后人所知晓呢?他只不过是董卓帐下的一名武将,武功在那个社会也不算用猛,在小说中出场次数也不多,却被人知晓,那是因为“温酒斩华雄”这个典故,使华雄有所名气。
三国演义“温酒斩华雄”中真正斩华雄的人是谁?
《三国演义》里面温酒斩华雄,是关羽出世以来第一件露脸的事情。于是,不管是出于对《三国演义》原著的理解,还是通过电影、电视剧的得知,现今人们普遍认为三国时期董卓部将华雄是关羽杀的。然而,演义毕竟是演义,为了趣味性,加入了作者个人的主观因素。事实上,华雄并不是关羽杀的。
史书记载: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关东州郡起兵讨伐董卓,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当时公孙瓒还在幽州,并没有前来会合。刘备这时也还没有依附公孙瓒,所以不可能随公孙瓒前来。当各州郡起兵讨董卓的时候,刘备大约还在下密为县丞,或在高唐为县尉、县令,并没有在洛阳外围的前线上,关羽不可能出现在那里斩华雄的。
斩华雄之事,史书上确有记载。但是斩华雄的并不是关羽,而是孙坚。
当关东州郡起兵讨伐董卓时,孙坚也起了兵,从湖南北上,到鲁阳与袁术会师。当时屯兵于洛阳外围的联军,害怕董卓,同时也想保存实力,都不敢进军,持观望的态度。只有曹操、孙坚和河内太守王匡,与董卓的军队交过战。
华雄的出场是在阳人战役,当时孙坚收集散卒,进屯梁县之西的阳人。董卓派遣大将胡轸、吕布、华雄等,攻打孙坚。吕布与胡轸不和,而胡轸是主帅,吕布竟故意捣乱。使军中自相惊恐,士卒散乱。孙坚率军追击,胡轸和吕布、华雄等败走,孙坚麾兵斩了华雄。
《三国演义》把华雄描写得如此厉害,不过是为了衬托关羽更加厉害。但斩华雄这件事,其实是与关羽毫不相干的。本来是孙坚斩了华雄,《三国演义》却将战功移植到关羽头上,孙坚反而被写成是华雄手下的败将,新媛君觉得,这对孙坚也太不公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