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RMS Titanic)是一艘奥林匹克级游轮,于1912年4月处女航时撞上冰山后沉没。泰坦尼克号由位于爱尔兰岛贝尔法斯特的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兴建,是当时最大的客运轮船。在她的处女航中,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途经法国瑟堡-奥克特维尔以及爱尔兰昆士敦,计划中的目的地为美国纽约。1912年4月14日,船上时间夜里11点40分,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2小时40分钟后,即4月15日凌晨2点20分,船裂成两半后沉入大西洋。泰坦尼克号海难为和平时期死伤人数最惨重的海难之一,同时也是最为人所知的海上事故之一。
2012年4月15日是“泰坦尼克号”沉船100周年纪念日,还是月球最近“近地点”100周年纪念日。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1912年春天,北大西洋航运线路上之所以出现数目异乎寻常的大量冰山,很可能是由一起千年不遇的天文现象引发的。
100年来,关于“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原因众说纷纭,存在多种不同的说法。日前,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物理学专家唐·奥尔森和鲁塞尔·多谢尔在最新一期美国天文学杂志《天空和望远镜》上撰文披露,“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沉没可说是由一系列“巧合”造成的,而导致“泰坦尼克号”沉没悲剧的“罪魁祸首”,其实可能是天上的月亮。
“泰坦尼克号”二副查尔斯·莱特尔说:“当时天上没有月亮,只有群星闪烁。”那个晚上,如果天空中有明月照耀,那么“泰坦尼克号”上的观望哨就可能会及时发现冰山,从而避免致命的碰撞。
科学家研究发现,1912年1月4日那天,地球和太阳、月球形成了一条直线,同时那一天,月球距地球的“近地点”距离是1400年时间间隔中最近的距离。当天月球距地球的“近地点”距离只有35.6375万公里,而平时的“近地点”距离大约为36.3万公里。
比利时天文学家简·米尤斯通过精确计算发现,在历史上要找到一个比1912年1月4日更近的月球“近地点”距离,需要回溯到公元796年,当年一个最近的月球“近地点”距离大约是35.6366万公里。
这一史上罕见的月球“近地点”距离必将在海洋上引发异常凶猛的“近地点潮”。除此之外,科学家还发现,1912年1月4日当天,月球和太阳分别位于地球的反方向,使得当时的月亮是满月,从而还会导致特别高低起伏的“朔望潮”;同时那一天,地球距太阳的“近日点”距离也正好处于一年之中的最近位置,导致太阳引力对潮汐的影响也正好处于一年之中最强大的时段。这三大天文现象非常“巧合”地在同一天出现,导致那一天的海洋潮汐受到月球和太阳引力的影响变得尤其强大,科学家测算发现,这些“巧合”导致那一天月球对海洋潮汐的引力影响比平时至少增强了74%。
美国科学家相信,正是1912年1月4日那一天异常起伏的海洋潮汐所产生的强大冲撞和震撼,导致撞上“泰坦尼克号”的那块冰山在那天脱离了它所在的格陵兰岛冰川,最后漂向北大西洋,并最终导致了“泰坦尼克号”的沉没。
站长点评:这艘偌大的游轮究竟为什么会沉于海底呢?由于技术上的原因,直至1991年。科学考察队才开始到水下对残骸进行考察,并收集了残骸的金属碎片供科研用。这些碎片以及沉船在海底的状况使人们终于解开了巨轮“泰坦尼克号”罹难之谜。考察队员们发现了导致“泰坦尼克号”沉没重要细节。造船工程师只考虑到要增加钢的强度.而没有想到要增加其韧性。把残骸的金属碎片与如今的造船钢材作一对比试验,发现在“泰坦尼克号”沉没地点的水温中,如今的造船钢材在受到撞击时可弯成V形,而残骸上的钢材则因韧性不够而很快断裂。由此发现了钢材的冷脆性,即在-40℃~0℃的温度下,钢材的力学行为由韧性变成脆性,从而导致灾难性的脆性断裂。而用现代技术炼的钢只有在-70℃~-60℃的温度下才会变脆。不过不能责怪当时的工程师,因为当时谁也不知道,为了增加钢的强度而往炼钢原料中增加大量硫化物会大大增加钢的脆性,以致酿成了“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悲剧。